電機減速機,作為一種常見的機械傳動裝置,主要由電機(馬達)和減速機兩部分集成而成,也可稱為減速電機或齒輪馬達。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電動機的常規運行原理,通過調整減速機的比率,改變動力機的轉速和扭矩。當電源接通時,電動機內部通過電磁感應的原理,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,產生旋轉運動。電動機的輸出軸與減速器相連,將電動機的旋轉運動傳遞給減速器。減速器內部有傳動齒輪和減速齒輪,通過改變傳動比,降低輸出軸的轉速,同時提高扭矩輸出。減速電機的輸出軸上連接有負載設備,這些負載設備在外界動力輸入的情況下,產生工作運動。
1、一體化設計
電機與減速機集成于一體,體積緊湊,節省安裝空間,尤其適合對設備尺寸要求嚴格的場景(如機器人關節、自動化生產線)。
模塊化結構便于快速安裝、拆卸和維修,降低維護成本。
2、多樣化減速機構
齒輪減速機:通過齒輪嚙合實現減速,結構簡單、傳動效率高(可達95%以上),但噪音較大。
蝸輪蝸桿減速機:具有自鎖功能(可防止逆轉),適用于垂直負載或需要制動場景,但傳動效率較低(約60%-70%)。
行星減速機:采用行星齒輪傳動,具有高扭矩、高精度、低背隙特點,常用于精密控制領域(如CNC機床、機器人)。
諧波減速機:通過柔性齒輪變形實現減速,體積小、精度高,但成本較高,多用于高d機器人和航天領域。
3、材質與工藝優化
齒輪、軸等關鍵部件采用高強度合金鋼(如20CrMnTi),經滲碳淬火處理,硬度達HRC58-62,耐磨性和抗疲勞性顯著提升。
精密加工技術(如磨齒、滾齒)確保齒輪嚙合精度,降低噪音和振動。